光天化日,一个历史老师在巴黎北郊被砍头,横尸街头。
照片就不贴了,惨不忍睹。
起因是他在课上讲到盐论滋油,向学生展示了穆罕默德的漫画,让学生们讨论查理周刊因为刊登这幅漫画而遭到的血腥屠杀。
课堂上有穆斯林学生,一个家长向学校抗议,认为老师侮辱了他们的信仰。
几天之后就发生了这起惨剧。
行人马上报警,警方赶到之后跟凶手对峙,让他放下武器。凶手拿着一把砍刀和一支气枪,拒绝投降,然后被击毙了。
警方还没有公布凶手的身份,据当地媒体报道凶手不是这所学校的家长。美联社报道凶手可能是一个18岁的车臣人,生于莫斯科,目前没有确认。
查理周刊发推说:“不容异说已经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。为了让我们的国家笼罩在恐惧之下,他们无所不用其极。“
“Intolerance just reached a new threshold and seems to stop at nothing to impose terror in our country.”
– Charlie Hebdo
三周前,恐怖分子在杂志社外面刺伤了两个人。
2015年,恐怖分子袭击了查理周刊总部,枪杀了12个人,包括著名的漫画家。
法国总理马克龙第一时间赶到学校,说这是一起伊斯兰恐怖袭击。就凭这一点,马克龙就比奥巴马之流勇敢得多。奥巴马自始至终不说”伊斯兰“这个词,而且当政期间整个联邦ZF都忌讳”Islamist极端分子“之类的说法,认为这么做会导致伊斯兰恐惧症,并且激怒恐怖分子。
可事实上,奥巴马期间全世界的恐怖袭击达到了顶峰。你应该还能记得那几年接二连三的恐袭事件,美国,欧洲各国,甚至亚洲的很多国家,当然还有整个非洲大陆。
最近显然消停了很多。这跟川普铁拳消灭ISIS有直接的关系,此外还有精准斩首恐怖组织的头目,在中东推动和平协议等等。
但是法国内部已经没有办法了。
法国是欧洲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,大约500万,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难民。
伊斯兰早就是法国第二大宗教。
这怪不得别人,正是法国和德国一手推动,最近几年从中东和北非引进了数以百万计的难民。在此之前,90年代末期,俄罗斯大举镇压车臣的穆斯林社区暴动,法国就接受了无数车臣难民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组成自己的社区,跟传统意义上的法国格格不入。
两个文明水火不容,强行揉合在一起的结果,就是现在的法国。
美国其实也差不多,正在快步追赶法国的道路上。看看明尼苏达,来自索马里的穆斯林难民和他们的领袖奥马尔,和法国真的非常相似。如果民主党上台,超过法国不用太长时间。前面提到奥巴马,已经比马克龙更左。2016年大选,希拉里的竞选纲领之一就是引进数百万中东难民。假如她赢了,再过10年20年会不会赶超法国呢?
没想到川普上台,已经悄悄地把每年的”难民“数量消减了80%。再加上一连串组合拳,实实在在取得了效果。
但是选民是健忘的。没有了恐怖袭击,他们就以为岁月静好是天上掉下来的,根本记不得是川普的努力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,2016年恐怖主义是大选的焦点之一,今年谁还提这个话题?
所以说,大部分选民并没有把功劳记在川普头上,恐怕只有再一次鬼哭狼嚎的时候,才想起金毛狮王的好处,而不是满世界鞠躬道歉的奥巴马,或者是习惯性下跪的拜登。
英文有个词叫assimilation,是同化,融合的意思。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移民来说,他们根本无意融合到当地社会。他们希望的是把新家变成祖国的模样。就像奥马尔宁愿美国变成索马里,很多华人千方百计想把米国变成钟国一样。
马克龙正在酝酿新法,目的就是对付法国境内的伊斯兰分离主义,特别是极端分子利用家庭学校和青真寺,洗脑新一代。怎么说呢?祝他好运吧。
伊斯兰为主的国家,人民可以相安无事;
基督教为主的国家,大家也可以和平共处;
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,同样可以歌舞升平。
但是,两个水火不容的信仰,逐渐发展到势均力敌的时候,你猜猜是什么结局?
现代社会,跟伊斯兰最针锋相对的,无疑是左派的滋油主义。但是,恰恰是左派(民诛党)在推动虚无缥缈的社会大同。
在大爱的旗帜下,把痛恨基督教的人引入基督教为主的国家。用照顾弱者的名义,把种族分歧恶意夸大(美帝骚//乱的背后黑手)。
看起来是爱如潮水,实质上是制造矛盾,因为自相残杀的人民是最好控制的,统治者只需要讨好一半人就够了。而且社会矛盾越尖锐,越有利于掌权者。当恶斗的双方都需要你的时候,你才能卖个好价钱。当然,也可能死无葬身之地,但是对权力趋之若鹜的人,往往风险评估做得不够,这种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