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票站里漫长又难忘的一天 3/3

路易是个老年白人男士,七十多岁,已经是多朝元老,在此工作许多年头了。说到他时,别人都说路易是个很有文化的知识分子,出版过几本书。熟了后告诉我,他曾经是北卡州杜克大学的历史学博士,难怪那么知识丰厚。

投票站并非总是川留不息,清早很忙,九点后人流就慢了。投票站每一个小时都会数一下投票人数,所以很容易算出不同时段的流量,以备统计之用。

 

照片来自网络

流量慢的时候,我找到路易,请教一些当地的历史和文化,收益良多,深感英文不够好,无法完全掌握吸收他所说的,这也是我们第一代移民长期存在的不足。

聊多了,很容易判断他的政治倾向。其实,并不需要聊太多,在几个关键议题的倾向上,不同的用词会反映出你最终会做何选择。

在公司里,美国同事之间很少谈论政治倾向,一般尽量用中性词,但依然可以判断,就是用词的方式和语气。

和路易的交谈十分愉快,他对政治环境的变迁,很有見解。

到了晚上7点投票站关闭,投票的结果被打印出来,与他的预見是相同的。

譬如,他认为这个选区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地区,投共和党的比较多,结果出来是共和党52%对民主党40%。

他认为今年在投票站里的投票应在1200左右,结果出来是1202,惊人的一致。

我预测今年提前投票会多于往年,约200左右。到下午时,鲍勃和路易将提前投票计算出来是188位。老先生专门走过来,说“good job”。之前我曾经把主流媒体的统计方法和新社交媒体的大数据方法(如我之前写的小文“也说民调”中所叙),和其做过交流,路易相当认真地和我讨论,并认同我所说,即主流媒体有些偏見并取样有问题,而新社交媒体无法确认是否美国公民和其地域所在。

 

小编:这是选举前一天的主流媒体民调,都预测希拉里赢,除了LA Time 和 IBD/TPP.

对两党天地云泥之差的集会,则达成一致的見解,应该在最后的结果反映出来,但都没有确切的把握。因为美国的选举就像是乒乓球比赛三局两胜制,你可能大比分胜了一局譬如11比零,但小比分输了两局譬如9比11。虽然你总的分数是29比22赢了,但总局分却输了,结果你依然是败。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都是采用类似的规则。因此摇摆州的选票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

小编:选举结果。川普赢了摇摆州,赢了选举。希拉里的popular vote领先。

中午吃饭时,我也把这套说辞和其它人,包括组长南希做了宣传,引得众人连连点头认同。我还预测今年和往年大不相同。

以我自己做例,加入美国做公民已有十多年,至少经历过2008和2012两次总统大选,但前两次都没有去投票,感到谁做总统都可以,因为没有觉得是必须的,政治觉悟太低。

但是今年不同,感觉民主党的方向出了大问题,虽然我是现行政策的得益者,却有义务站出来阻止民主党继续掌权,有我这等想法的不在少数,尽管许多人不说出来。

选择川普和共和党,是害怕民主党仍然在台上,一党独大继续现行的政策。因此会有大量平时沉默的公民如我一样,站出来投票支持川普和共和党。这已经在川普的竞选集会,每每人山人海中看出苗头了。

奇怪的是主流媒体采取完全忽视的态度,可见偏見之深,只看見了川普的大嘴巴和其乱说话。所以我预测今年这个选区的投票率会高达80%,大大超过往年的大约60%。最后结果出来今年是77%,和我的预测也是相仿的。

总之和路易以及其它人的交谈,十分有趣和收益良多。大家彼此增进了了解,建立了友谊的基础。

 

照片来自网络

晚上7点,夏时制结束刚过去三天,所以已是夏令时的晚上八点了。夜幕早已降临,门外已无选民等候,投票站开始关闭。所有设备打包装箱,投票机开始打印,长长的投票的结果终于出来了。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打印结果上鉴名,每人一共签了四次名。然后有人唱票,鲍勃負责在一个文件上填写结果,接着,把结果电话报告给上级单位汇总。所有的选票从选票机里锁着箱子里拿出来,叠放整齐放入纸箱,贴上封条,将被送去乡里封存。

7点45分,所有的工作都已结束,组长南希拿出表格,一人一张,问讯将来是否愿意参加类似的社区服务,我立刻填上愿意服务。和所有的工作人员握手拥抱,真诚的笑意开在每个人的脸上。长长的一天,从最初丝毫不熟,到现在建立起互信尊重乃至欣赏的友谊,真是一个极好的经历,必将成为一种宝贵财富。

 

我们常说,要融入主流社会。那么什么是主流社会呢?和高官显达喝酒吃饭算是吗?窃以为参加社区服务,和广大的民众一起工作生活,彼此增进相互了解,比任何广告宣传都管用,这应该是最好的一种融入,让这个社会了解我们华人一样愿意付出,一样有爱心,拥有相同的普世价值观。同时我们不同的文化特质,拥有东西方文化的培育,的确会有不同甚至更为开宽的视野。以我们的真实故事去感染他们,不仅会获得认同,还会得到鼓励和欣赏。这难道不是一个难得的经历吗?

把这些写下来是希望,如我一样的华人朋友受到鼓励,多去参加社区服务,不光会有一个美好的经历,还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历史意义。

作者:郑一舟

Leave a Comment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